孙瑞哲:“十三五”期间中国纺织工业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与方向
08/08/2015 / 发稿人 : 覃晓
8月3日,“2015首届中国生态环保面料设计大赛媒体见面会”在北京隆重举行。本次大赛,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主办,中国纺织信息中心、国家纺织产品开发中心、苏州市吴江区中国东方丝绸市场管委会共同承办,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盛泽镇人民政府特别支持。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孙瑞哲出席并在会上做了重要讲话。他结合《纺织工业“十三五”规划》分别从改善“三个关系”、思考“三个新定位”、发展的“三个方向”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对未来中国纺织产业发展的深刻思考。
会上,孙瑞哲从产业生态的高度,再次强调了纺织企业向生态环保方向转型升级的迫切性和重要性。他指出,目前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参与编写的《纺织工业“十三五”规划》正在进展过程中,“低碳节能工程”、“绿色环保工程”等有关生态文明的建设将作为规划的重点,同时也是纺织工业践行《中国制造2025》五大重点工作之一。
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改善三大关系
孙瑞哲谈到,纺织作为特定的产业,和民生、环境、消费都紧密相连。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改善产业与三方面的关系:
第一,产业与社会的关系。
产业要想发展,首先要解决好产业同社会的关系问题。纺织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重要的民生产业,国际竞争优势明显的产业。这个产业对国民经济的支柱地位在相当一段长的时间内不会改变,一旦这个产业出现问题,国家政策要出台政策去解决这个问题。另外,作为重要的民生产业,在中国整个发展过程中,尤其在目前很多地区的城镇化过程之中,还肩负着吸纳大量的农村转移劳动力的任务。
第二,产业与生态的关系。
如今,环境保护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相关的行业标准也在逐步提升,相关的政策逐渐对产业形成越来越大的压力。一个产业假如说忽视对生态的保护,没有改善好同生态的关系,那么可持续发展无从谈起。
第三,产业与消费的关系。
纺织服装业已经跨越了制造产品的层面,还肩负着改善消费者的生活,甚至是引领生活方式的责任。
新的历史时期,纺织工业的三个全新定位
孙瑞哲介绍到,在探讨《纺织工业“十三五”规划》中面临的第一个课题,就是在新的历史时期,纺织工业如何全新定位。他认为,新的定位将会涵盖三个概念:
第一,纺织产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柱和民生产业。
第二,纺织产业是会推动文化创意、引领生活方式的时尚消费产业。
第三,纺织产业是高新技术应用、环境保护、国际化发展以及引领商业模式的先导和先行的产业。
中国纺织工业生态文明建设的三个重要方向
面对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的新挑战,中国纺织工业下一步有哪些对策?孙瑞哲表示,在《纺织工业“十三五”规划》的重点任务、重点工程规划中,有很多关于该方面的探讨。如在目前思考的六大重点任务和四个重点工程中,环境保护、生态文明建设都是其中重点体现的一项。他指出,针对中国纺织工业生态文明建设的三个重要方向:
第一,建立机制。在国家层面,有相关环境保护政策的出台及相关标准的提升。在行业层面:一方面,要加紧构建技术协同创新机制。现在不缺少好的技术,但缺少性价比非常好的技术,缺少协同创新机制、推广机制。另一方面,要建立相关的人才培养机制。可以说此次大赛是人才培养机制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第二,环保生态技术和产品的研发。针对环保生态、环境保护等相关的技术研发,包括新的环保型的产品、绿色产品的推出。
第三,循环经济。循环经济其中包括负责任的生产,也包括负责任的消费,要使资源得到有效利用,资源最大化。
最后,孙瑞哲指出,目前全国207家产业集群的转型升级,一方面是要延续原有的优势,另一方面也要破旧立新,在理念上、在行动上有所表现。盛泽作为中国重要的纺织产业基地,重要的产品交易集散基地,同时现在也逐渐作为一个重要的时尚策源地、研发基地,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相信其能够挑起这个大旗。这是整个产业集群或者行业转型升级中的重要一步,同时也为全行业树立了一个标杆。
在行业层面,大赛主办方希望生态环保这个概念在面料上、在服装上、在消费层面得到全面的落地。
FABRICS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