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2015贡献奖获奖企业(1)】江阴红柳:创新模式深耕“大家纺”
05/10/2016 / 发稿人 : 覃晓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产品开发贡献奖
为鼓励产品开发管理创新,树立中国纺织行业产品开发管理创新的先锋企业,建立、推广可持续发展的产品开发创新管理模式,提高中国纺织企业市场竞争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多年来持续开展“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产品开发贡献奖”评选,表彰在纺织行业可持续发展及产品开发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代表性企业及非企业组织。表彰范围涵盖纤维、纱线、面料、服装、家用纺织品及产业用纺织品、染化料助剂、纺织机械等研发、生产企业,纺织中介机构,产业集群地区及纺织专业市场等。
奖项评选工作以产品创新开发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突出产品开发管理创新对企业开发新产品、优化产品结构的促进作用,倡导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注重生态环保、节能降耗与循环经济的产品开发模式,注重资源整合与信息化建设,注重新材料、新工艺、新创意等先进适用技术的产业化应用,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推动纺织强国建设。
做好新供给,争做产品创新的领跑者
访2015“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产品开发贡献奖”获奖企业(1)
产品是企业的生命线,产品的开发之本在于围绕有效需求和创造需求的创新。2016年,“供给侧改革”掀起了新一轮经济结构调整的主旋律,新形势下,纺织服装行业正在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和创新驱动上寻找新的机遇和出路。中国制造业在消费不断升级的时代之下,中国企业只有适应消费需求的变化,供给更好的产品,才能开拓更大的发展新空间。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产品开发贡献奖”所提倡的产品开发管理创新、以市场需求为导、节能环保的产品开发模式、提高产品附加值等理念,与国家层面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脉相承,同时也契合《中国制造2025》“创新驱动”、“绿色发展”的指导思想。贡献奖奖项的评选,为行业树立了一批批产品开发的先进典型,也带来了优秀企业产品研发的创新模式。
那么,这些优秀的企业是如何做好“新供给”,如何在新环境之下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开拓新格局的呢?近日,《纺织服装周刊》记者跟随国家纺织产品开发中心相关负责人,调研走访了2015年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产品开发贡献奖”获奖企业,一同聆听这些立足于产品研发创新的企业背后所付出的艰辛努力。
红柳 创新模式深耕“大家纺”
消费者对健康生活的关注越来越强烈,许多从事家用纺织品生产的企业更加注重功能性产品的开发,历经50多年发展的江阴市红柳被单厂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红柳致力于家用纺织品的生产和加工,尤其重视针对能够增加人体舒适性、能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纺织品开发的钻研。
“25℃凉感床单不仅比传统凉席具有更加优良的凉感和持续导热能力,而且具有易洗快干、双面双用、可机洗和便于携带等优点。”江阴市红柳被单厂有限公司国内销售中心总监郁敏说道。
这款荣获了2015年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产品开发贡献奖”的产品改变了人们对于传统凉席的认知,公司研发团队将天然植物纤维与酷仕凉感纤维按一定比例进行排列,采用精巧的织物组织结构设计,使25℃凉感床单导热能力更强、更易洗快干。
今年3月举行的中国国际家用纺织品及辅料博览会中,红柳25℃凉感床单第二代产品亮相展会。经过不断改善一代产品的功能性,25℃凉感床单二代产品增加了软质新型凉席品种,成为展会中的亮点。在家纺用品功能性研发的过程中,红柳还先于行业专门对热流式织物凉感设备及测试方法进行标准化的定制,以提升产品研发的品质标准。
不仅在创新产品方面投入大量人力与物力,红柳也紧随市场消费格局的变化,逐步从传统外贸加工企业向品牌方向转型。在产品方面,红柳以恒源祥、棉质巢、唯我三大品牌定位于高端、中高端等不同的市场客群。其中,唯我则以韩式风格为主,并全力打造设计女性生活需求的一站式采购模式。棉质巢主攻商超渠道,也在积极开拓线上渠道,双管齐下突破现有的发展格局。
“商超渠道比较稳定,消费客群呈现区域化,红柳始终不会放弃这部分渠道。近些年,我们也在不断拓展线上店铺、集合店以及专卖店等方式,希望更加贴近消费者。”郁敏认为,实体市场不会被淘汰,品牌在激烈的竞争中,守住自己就是胜利。
未来,红柳还将围绕“大家纺”的方向进行品牌化升级,坚持以产品研发与创新为基础,为市场带来更具优势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