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textile回顾·匠心品牌(2)|华纺股份:创新盯紧功能性需求
03/20/2017 / 发稿人 : 覃晓
2017春夏intertextile面辅料展上,47家国家纺织产品开发基地企业齐聚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各家的优质面料产品和“镇店之宝”也随之全新亮相,直面为期3天的全球市场考验。哪家展位人气爆棚?哪类产品最受追捧?国家纺织产品开发基地秘书处精心策划并特邀《中国纺织报》记者深入展会的“丛林深海”走访基地企业寻觅答案。
华纺股份有限公司/国家印染产品开发基地
中国的齐鲁大地上孕育着许多优秀的纺织企业,华纺股份有限公司更是其中的佼佼者。在近日举行的上海面料展上,该公司面料业务经理李可心接受了《中国纺织报》记者的采访。
Q:请问贵公司在2017上海面料展上将展示哪些重点产品、新技术,其亮点特色是什么?
李可心:我们这次主要展出新产品SORONA 、高弹面料 、以及与美棉合作开发的STOM COTTON 防水面料,以及与台湾多家功能性纱线企业合作研发功能性面料。
Q:2017年外贸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外贸下行压力加大。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贸易形势,您准备用什么策略来应对挑战?
李可心:定向开发与自主研发相结合,推出企业特色面料,在满足客户需求的同时,不断推出自己研发的面料;争取利润最大化。
Q:今年,纺织市场在一片涨价声中开幕,面对价格直线上涨的原料和染费,对公司的经营是否带来了影响?公司会采取什么举措?
李可心:目前对订单影响是一定的,现在客户都难以接受原料上涨带来的成本增加,我们主要采取的措施 提高效率尽可能压缩成本,通过汇率损益来弥补原料上涨带来的成本问题 。同时更换原料,纱支等,尽量降低成本同时满足客户需求 。
Q:您对目前面料行业的发展或趋势有何看法?针对市场变化进行了怎样的准备?未来有怎样的战略规划与目标?
李可心:从2016年各国棉花市场行情来看,棉花资源还是比较紧张,棉价难以预测 ;中国纺织服装企业遭遇欧美、东南亚、中亚等国的“围追堵截”和打压局面更加严峻。目前纺织行业未来的发展面临着多重困难,形势不太乐观,但是也不必过于悲观,相信国家、政府的能力,会帮助纺织产业发展壮大,让纺织产业的企业良好的经营,企业要时刻关注国家的政策市场的行情做好及时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