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textile回顾·匠心品牌(8) 苏州新民:让科技与流行完美结合
03/27/2017 / 发稿人 : 覃晓
2017春夏intertextile面辅料展上,47家国家纺织产品开发基地企业齐聚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各家的优质面料产品和“镇店之宝”也随之全新亮相,直面为期3天的全球市场考验。哪家展位人气爆棚?哪类产品最受追捧?国家纺织产品开发基地秘书处精心策划并特邀《中国纺织报》记者深入展会的“丛林深海”走访基地企业寻觅答案。
差异化产品战略定位的面料企业越来越多,如何实现差异化中的“新差异化”,已然成为企业提升竞争力、占领市场制高点的关键。在更加激烈、更加依靠实力的市场混战中,苏州新民纺织依靠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脱颖而出。
苏州新民纺织有限公司/国家真丝及仿丝绸产品开发基地
经过多年发展,苏州新民纺织有限公司产品日益多元化,产品种类从单一的真丝不断拓展到人造丝、铜氨、天丝、宾铜丝等领域。本次上海面料展展会期间,公司主要推广宾铜丝面料。该公司销售经理施亮向《中国纺织报》记者介绍了该款产品。
Q:请问贵公司在2017上海面料展上展示了哪些重点产品、新技术,其亮点特色是什么?
施亮:我们重点展示了真丝面料,包括真丝及纤维素纤维交织产品,其中真丝与铜氨、真丝与粘胶、真丝与羊毛、真丝与天丝、真丝与竹纤、真丝与大豆纤维等;还有真丝及化学纤维交织产品,其中真丝与锦纶、真丝与涤纶、真丝与氨纶等织物的组织规格,风格各异千秋。产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突破常规的织造技术及后整理技术,采用整胶数码印花新工艺,在真丝产品加工过程乃其第一。
此外,粘胶及其仿真丝面料也是重点。该面料以粘胶纤维为主体,组织规格采用平纹、缎纹、斜纹、变化斜纹、双重小花等。产品风格稳重、时尚以及动感的设计理念为主线。
Q: 2017年外贸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外贸下行压力加大。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贸易形势,您准备用什么策略来应对挑战?
施亮:目前我们行业面临的形势是,国内外市场需求都不旺,出口增速下滑甚至有时负增长。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我们公司所遇到的冲击也是不可避免的。被模仿是影响我们产品销售的重要原因。在双重压力下,我们倾注更多心血在新产品研发和品牌营销渠道建设上,并注重新民“蚕花”、“马德里”国际品牌建设,为产品提高自身价值,量身定做了一个行业标准。用事实讲故事,让新民“蚕花”品牌在国际纺织舞台上绽放光芒。
Q: 今年,纺织市场在一片涨价声中开幕,面对价格直线上涨的原料和染费,对公司的经营是否带来了影响?公司会采取什么举措?
施亮:面对原材料与人员工资的攀升,产品成本过之增加,对市场经营带来了一定的影响,若想水涨船高,企业需要用经营理念和口碑来争取客户的信任和依赖。此外,要抓住客户的心,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想客户所求,站在对方位置思考、领悟,举一反三把自己的特色产品性能介绍出去,感化对方赢得市场。
Q: 您对目前面料行业的发展或趋势有何看法?针对市场变化进行了怎样的准备?未来有怎样的战略规划与目标?
施亮:从目前宏观经济上看面料行业的发展,市场经济经过2~3年的沉淀后已逐步在苏醒,俗话讲“早晨的阳光更灿烂”。2017年纺织市场在一片涨价中开幕,说明了产品自身的价值后与世界纺织逐步拉近,也体现了国内纺织产品的科技含量。因而纺织产品的发展,第一要关注产品自身的定位;第二要关注产品品牌建设;第三要注重营销模式与战略。但产品的发展始终离不开传统根基,传承与发展创新共存,产品的功能多样性与产品组织规格的多样化是纺织面料发展的总趋势。
流行意味着变化,面对复杂中多变的市场我们要有所准备,不断改观持续创新,我们不是准备了产品而是储备了条件,面对挑战不卑不亢。以新民纺织织造为主要基地,整合公司现有产业布局,以院所高校及上游纤维素纤维供应单位为契机,以科技发展创新为导向,在纺织生产和开发创新方向建立新的平台及科研机构,把新民特色产品引入更有层次,更有价值的新型纺织产业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