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2015贡献奖获奖企业(5)】中远氨纶:以科技创新助力氨纶发展
05/12/2016 / 发稿人 : 覃晓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产品开发贡献奖
为鼓励产品开发管理创新,树立中国纺织行业产品开发管理创新的先锋企业,建立、推广可持续发展的产品开发创新管理模式,提高中国纺织企业市场竞争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多年来持续开展“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产品开发贡献奖”评选,表彰在纺织行业可持续发展及产品开发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代表性企业及非企业组织。表彰范围涵盖纤维、纱线、面料、服装、家用纺织品及产业用纺织品、染化料助剂、纺织机械等研发、生产企业,纺织中介机构,产业集群地区及纺织专业市场等。
奖项评选工作以产品创新开发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突出产品开发管理创新对企业开发新产品、优化产品结构的促进作用,倡导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注重生态环保、节能降耗与循环经济的产品开发模式,注重资源整合与信息化建设,注重新材料、新工艺、新创意等先进适用技术的产业化应用,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推动纺织强国建设。
完善新供给 有效对接新需求
访2015“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产品开发贡献奖”获奖企业(5)
2016年,“十三五”大幕开启。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全面推进,调整产业结构、实现有效供给将成为纺织行业工作的重点,智能制造、纺织材料、品牌建设将是创新发展的关键。对于纺织企业而言,回归产品本质,提升产品的科技与时尚价值,建立绿色制造体系、应用绿色技术,开发生产优质产品,才能提供有效供给,引领需求并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进而实现产品的商业价值。
随着安全环保的要求日益严格,绿色高效、功能性强、满足细分市场需求的纺织服装产品将迎来广阔发展空间。如何通过科技创新、绿色制造实现供给与需求的有效对接,进而深挖国内需求的潜力?如何发挥需求的引领作用,完善新供给,进而释放纺织工业巨大的潜在需求。
2015年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产品开发贡献奖”评选涌现出了一批标杆型企业,他们致力创新、奋发有为的事迹以及成功经验,可以说为行业树立了新的典范,也为推进纺织行业供给侧改革带来了新的动力。
中远 以科技创新助力氨纶发展
作为2015年“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产品开发贡献奖”获奖企业,郑州中远氨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要从事氨纶工程技术的研究开发,并以总承包形式进行工程技术的推广工作。目前,公司拥有发明专利17项、实用新型专利15项,凭借深厚内功成为行业的领头羊。
没有哪个企业能随随便便成功,到底是怎样的机缘和谋略,让中远公司有了今天的业绩? 时间还要追溯到1998年,那一年中远公司开发出首条第一代氨纶技术国产化批次聚合干法纺丝生产线。“过去,氨纶产业在国内可以说是一片空白,没有企业专门研发该项技术。中远则看好市场前景,下大力气投资研发了该条生产线。” 该公司董事长桑向东表示道。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目前国内的批次聚合氨纶生产线,均为在该技术基础上衍生和发展起来的。而在随后的岁月中,中远公司也紧紧抓住氨纶行业作为高新材料产业的技术优势,不断加强技术改造,提高产品质量、企业竞争实力,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2003年,中远公司在国内首家开发成功氨纶连续聚合、干法高速纺丝工程技术,填补了中国连续聚合工程技术的空白,是国际上除INVISTA和HYOSUNG公司之后,第三家拥有连续聚合工程技术的公司。” 桑向东介绍道。
如今,中远公司开发的64饼高密度高速干法氨纶纺丝工程技术以项目总承包的形式,年产2×2万吨项目已经成功在新乡白鹭化纤集团公司氨纶项目工厂实施。
“该技术具有设备自动化程度高,产品品质优良、工艺节能环保的优势,主要生产10D-40D超细旦丝产品。可以根据客户不同需求,生产高强、高伸、高回弹和耐氯、耐高温及经编专用的差别化产品。”桑向东告诉记者。业内人士认为,该项目的顺利实施,是新乡白鹭化纤集团公司氨纶产业发展的重大突破,具有里程碑意义。
从单个纺丝甬道的丝饼数,从早期技术的24头,发展到32头、48头,到最新采用的64头设计。新产品开发工作中不免会涉及到技术难点,技术人才在此时就显得尤为重要。
据了解,中远公司大专以上科技人员占员工总数的比例为35.40%;研发人员占员工总数的比例为22.63%。“公司还长期聘任了两位外国科学家作为公司氨纶工程技术研究的学术技术带头人,直接参与了该新技术装备的研发工作。”桑向东介绍说。
眼下,中国氨纶行业正在进入产品的饱和期,氨纶企业不断增多,氨纶产能的增长迅速大于需求量的增长,竞争局面正在形成。“作为技术公司,我们要用客户的业绩体现公司价值。当前,随着形势的变化,传统的服务模式已难以为继,中远公司必须延伸触角,想客户所想、思客户所忧、做客户所需,帮助他们找到新竞争力和新盈利点。”桑向东对“服务”两字有着自己的理解和体会。“比如:我们用户的氨纶产品在泳装、内衣、袜子等方面使用时,我们会直接与终端用户厂家联系,了解他们的需求,反馈给我们的客户,提出产品改进建议。”桑向东说道。